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解放阁前忆峥嵘 英雄山下铸忠魂 ——鼓楼军休八所组织军休干部赴济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6-30    作者:黄忠宝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筑牢党性根基,2025年6月23日至27日,鼓楼军休八所分两批次组织83名军休干部奔赴济南革命圣地,以“踏寻红色足迹·熔铸党性初心”为主题,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访解放阁、英雄山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三大红色地标,让老同志们重温烽火岁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淬炼信仰、砥砺担当。

解放阁前:追忆济南解放的英雄壮举

军休干部们首先来到济南解放阁。解放阁坐落于济南老城东南角,黑虎泉东侧的护城河畔,是为纪念1948年济南战役的胜利而建。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经过八昼夜激战攻克济南,这里正是攻城部队突破城垣的突破口。

在解放阁前,军休干部们仰望这座高约30米的仿古建筑,庄严肃穆之情油然而生。阁址下方的台基上,陈列着济南战役珍贵文物史料,记录着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军休干部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济南解放的战斗历程,仿佛置身于1948年的硝烟中。透过这些历史遗物,军休干部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解放济南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英雄山下: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

下午,军休干部们乘车来到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英雄山原名四里山,因安葬革命烈士而更名,如今已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之一。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入口处,纪念塔巍然耸立在英雄山巅,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镏金大字被雨水浸润得愈发庄重深沉。

军休干部们缓步绕行纪念塔,仰望塔身浮雕和题词碑文。浮雕生动再现了济南战役中解放军战士冲锋陷阵、人民群众支前拥军的场景,让大家深受感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老同志们了解到陵园安葬着1614名革命烈士,其中许多是无名英雄,只有815位烈士的名字被铭刻在碑上。这些烈士中,有在济南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官兵,也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和人民捐躯的英雄儿女。在烈士墓碑前,老同志们驻足凝视,深深鞠躬,表达对革命前辈的敬仰和追思。不少军休干部感慨地说,“正是这些革命先驱的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纪念馆中:重温济南战役的壮阔史诗

军休干部们走进位于英雄山脚下的济南战役纪念馆,深入了解济南战役的全过程和伟大意义。改造后的纪念馆以“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开篇,以济南战役史实为主线,通过“和战博弈 生死较量”“运筹帷幄 剑指济南”“厉兵秣马 蓄势待发”“八天八夜 鏖战古城”“战略决战 凯歌行进”“接管济南 泉城新生”“英魂长眠 日月同辉”“新时代 新泉城”八个部分,全面客观地讲述了济南战役的历史进程。

在“八天八夜 鏖战古城”展区,通过沙盘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老同志们仿佛置身于1948年9月的济南城头。讲解员动情地讲述道:“华东野战军经过八昼夜浴血奋战,于9月24日攻克济南,歼敌10万余人,活捉王耀武,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的先例。”听到这里,不少军休干部眼眶湿润。“济南战役的胜利太不容易了!战士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这种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一位老同志感慨万千。

在纪念馆的尾声部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济南的发展变迁和新时代泉城的崭新风貌。从昔日战火纷飞的古城,到如今蓬勃发展的现代化都市,济南的沧桑巨变印证了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实现。军休干部们纷纷表示,看到今天的繁荣景象,更加体会到革命烈士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返程途中,军休干部们仍沉浸在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和思考中。大家纷纷交流此行的心得体会,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灵魂的震撼和精神的升华。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感触良多,“解放阁上的枪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英雄山上的松柏寄托着我们无尽的哀思。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江山,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建设好。”许多同志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银发力量,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