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花一所军休干部干部卢银华在婚庆T台上,用电吹管吹奏DJ版《画你》和葫芦丝音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两条“抖音”短视频火爆了朋友圈。网友们纷纷评论“你牛!”、“你真厉害!”、“你现在不得了、了不得啦!”有的“点赞支持”,有的“鲜花鼓掌”,还有的明确表态要向他“拜师学艺”,一时间成为了所谓“网红”。这次首秀“暴光”,让他的老领导、老战友们都感到十分的诧异和好奇,有的亲友在“刷屏”后也是一脸的“懵圈”,认为过去印象中一个“文质彬彬”的人,现在怎么出乎意料的“活跃”起来了?!
一、“小故事”确立了“大目标”,并亲自印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如何规划好退休生活,是几乎所有“老同志”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必答题”。殊不知,卢银华在退休的近十年里,一刻也没有闲着。进入新时代,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个性多元、丰富多彩,那么,他又是如何从众多选项中对音乐“情有独钟”的呢?他的“秘密”竞然是偶然阅读到的一篇文章,让他感慨颇深,也让他下定了自学音乐的决心,这一坚持就是十年!
文章的梗概是:有位老奶奶过八十岁生日时,小孙孙问她一生当中最遗憾的事儿是什么?老奶奶回答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六十岁的时候没有听妈妈要求学琴的话!那时我妈妈说,六十岁小着呢,还可以学点儿新东西,不能“老而无为”,更不要听信“人过五十不学艺”的“歪论”,过去的人寿命普遍短,所以就有“人逢七十古来稀”的说法,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长命百岁”的人比比皆是,家里有的是闲置的旧钢琴,不妨试着弹弹吧!我现在认为,如果从那时开始学琴,即使再难学,二十年也能学会不少曲子!今天你们为我唱起《生日快乐》歌的时候,我就在想呀,如果此时我能给你们钢琴伴奏那该有多好啊!”
正是这篇文章,让生活的有心人卢银华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卢银华是按照“工作三十年满五十岁”的条件退休的,回想起当年由“雄姿英发”到“老同志”的转变,他非常感慨认为:“故事”和“音乐”的魅力对他迅速找回“年轻态”功不可没。
二、让“梦想照进现实”,他做到了“不遗余力”
用卢银华的话说,“主攻”方向确定后,“路线图”也呼之欲出。他开始“盘算”着在自己60岁的时候、在建党建军建国百年“普天同庆”的时候,要更好地“热热闹闹”、“庆祝庆祝”!设想着到那时,如能学会用十种乐器登台奏响《生日快乐歌》、《赞颂党恩歌》、《强军赞歌》和《我爱您中国》等系列“红歌金曲”,那是该有多么的美妙和美好!
十年后的今天,已是甲子之年的他,谈起曾经的“愿景”和“梦想”依然激情澎湃、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因为有的他已经“兑现”了,有的正在预期中一步步向目标靠近。他不仅学会了机动车驾驶、学会了烹饪和种植养植、学会了“敲墙打钻”水电装潢,练就了“亲力亲为、乐善好施”的本领,还“跨界”学会了婴幼儿护理、宝宝餐制作,主动“请缨”担负起带孙孙的重任。他在学会超声波洁牙、数字口腔修复等技术后,还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助力专家义诊千余人次。他亲自设计施工、捐款捐物、协助建起了“根思乡村敬老基地”,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威、添砖加瓦。更让人震撼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零基础“一口气”自学了钢琴、萨克斯、葫芦丝、巴乌、古筝、口琴、二胡、笛子、电子琴、电吹管、架子鼓等12种乐器,並时常到上海、贵州、安徽、海南、广东、湖北、新疆等亲友比较集居的省市区参加各类庆典演出和婚礼乐队,迄今已经“主演”百余场(次),赢得多方美誉。2021年7月1日18时30分,在由卢银华设计施工、捐款捐物,协助建起和题名的“根思乡村敬老基地”举办《庆祝建党百年、颂歌美丽乡村》音乐会时,乡亲们兴高采烈、张灯结彩、载歌载舞。十多名八九十岁老人,不顾腿脚不便,踊跃登台一起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音乐会、庆祝会氛围推向了高潮!卢银华也实现了自己希望亲自演奏,为党的生日欢呼庆祝的夙愿。
三、由自学“音乐”引起的“蝴蝶效应”
卢银华真切地感到,通过学习音乐,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了,身心更加愉悦了,同时也助力了他热爱的“红色宣教事业”,并为更好地做到寓教于“乐”提供了丰富的原创素材和持久的有力支撑。在最近一次《争做新时代英雄精神的传人》宣讲后的“互动环节”,他巧用电吹管三种不同音色,把一曲《英雄赞歌》演绎得荡气回肠、催人奋进,又把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吹奏得激越奔放、深情豪迈,打动了现场无数听众,显著增强了授课的感染力、传播力。
作为南京市“军休讲师团”成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他,“不用扬鞭自奋蹄。”为了备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个“红色故事”,他保持发扬了军人特有的潜质和惊人的毅力,如饥似渴地学理论、学知识、学方法。做到每天“再忙再苦再累”,即使“头痛脑热”、“不吃不喝不睡”,也要首先“一分不落”的完成当天《学习强国》的个人学习“全部积分”,迄今已连续不间断的坚持了一千五百二十七天“无一例外”,自喻创造了自学史上的“奇迹”!通过每天马不停蹄赶超,目前累计“成长总积分”和“年度积分”均稳居小组排名标兵第一的“宝座”。
他说,如今既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更体会到了“老有所为”的快乐。
在强化了学习功能后,他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创造。学会了用“快手”进行短视频编辑,开启“崇拜宣传英雄新模式”日浏览量超五万获官媒特别报道。学会了正能量“直播”,对于“红色宣教+“抖音”短视频创作”、“红色宣教+音乐演奏互动”等等宣教新模式业已驾轻就熟。他原创参赛的《让新时代英雄之花更加芬芳》主题演讲,赛后网上《精彩活动》展播时获得了超过同类作品二百倍以上的点赞率和浏览量。2023年初,他沿海自驾游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随笔”《南游迎春记》被官媒登载后,受到网民广泛关注和点赞,4天的点击率超五万。有的在评论区留言“可与徐霞客的文风媲美!”《南京军休》网站曾以“军休干部随笔《南游迎春记》迎来好评如潮”为题进行了报道。
现如今,他正用坚持不懈的勤奋和刻苦,不停息的打造“梦想成真”的坚实基础,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老有所为”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