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夕阳茶座

红色力量壮我行

发布时间:2023-12-07    单位:鼓楼军休七所    作者:吴天津
点击率:461
字号设置:

1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时,谆谆告诫我们,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习总书记的教诲,让我们倍受教育和鞭策,也让我们再一次领悟了红色的伟大力量。在中华大地,红色是党旗、国旗、军旗的颜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底色。我当兵以后,一路走来,追随红色,沐浴红色,感恩红色,与红色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我出生在江汉平原一个小乡村,那里曾经是贺龙元帅闹革命、打游击的地方,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当年,贺龙、周逸群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部就设在鹤峰走马镇老街,并在江陵普济观合编成立。这两个地方,离我出生之地,一个北,一个西,加起来的距离,也不超过300公里。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父辈们讲贺龙闹革命的故事,讲当地赤卫队员很勇敢、不怕死,与日本鬼子进行过殊死的搏斗。还听家人讲,村边上“豆花湖惨案”,牺牲了不少乡亲,我的外公就是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我和家乡的人们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悲壮的史记。

当年的红二军团,后来都北上去了,改编为八路军120358旅。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又组建为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也就是随后的陆一军。“独臂将军”贺炳炎、英雄团长严昌荣,都是那时从家乡走出参加红军的。没有想到的是,我穿上绿军装,走进军队这所大学校,也来到了贺龙元帅的老部队“天下第一军”。这种巧遇,是一种缘分,让我倍感荣光,也一直在鞭策我当好红色传人。

“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我当兵所在的高炮团,就驻守在党的诞生地嘉兴,营区在东大营,离南湖步行也只要半小时。我入党时,曾站在红船边上,紧握拳头,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党组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当时,我仿佛看到,船上13位伟人,他们匆匆相聚,正在运筹建党大计。也仿佛感到,红船精神,涌进我的血液,鞭策我为党的事业自强不息。时至今日,那天庄严宣誓、与红船合影、登烟雨楼的情景,还在我眼前浮现。

上世纪80年代初,南疆硝烟弥漫,战火燃烧。我奉命到过老山前线,在麻栗坡、落水洞、坪寨,目睹了战火的残酷,深受“老山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在老山工作30天,给我留下一生的眷恋,我铭记老山,敬仰血染的风采,忘不了那些为国献身的战友。那次我还专门安排时间,到老山烈士陵园,凭吊牺牲的战友。看到一块块墓碑、一张张遗相,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怀着满腔哀思,从内心里呼唤:英魂不泯,老山精神万岁!

红色,给我信仰,给我力量,也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当兵29年后,我走上师主官岗位,所属5个团,都分布在苏北大地。这里是新四军重建军部、反击日伪军“扫荡”的地方,铸就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少奇同志的党性,陈毅老总的律己,叶挺军长的信念,在盐阜大地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每次走进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看到锈迹斑驳的枪支、粗糙简陋的生活用品,我都被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新四军刻在“铁”字上的信仰、担当、意志、纪律,具有无穷的魅力,给我注入了丰厚的精神营养。“铁军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让我们知道了我党我军从那里来,又到哪里去,更加坚定了正本续源的政治信仰。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深深感到,红色血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让红色资源薪火相传、熠熠生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