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夕阳茶座

“借”出来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04-07    单位:建邺所    作者:张礼忠
点击率:195
字号设置:

1934年农历11月28,我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一个叫孟家庄的小乡村。全村仅有100多户人家,贫穷而落后。但由于有一支孟子的后裔迁居于此,倒也多了几分书香气,一直流传着《三字经》中的“格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所以,村民们颇看重邻里的和睦相处,可谓:“一家有难,邻里相帮”。

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吃不饱,穿不暖,更买不起耕牛驴骡,农具也不全,总是缺这少那,于是便出现了“互相借用”。收割农作物镰刀不够用,就去邻家借;没有耕牛也去邻居借。有的4家买一牛,每家各占“一腿”,轮流使用。至于小物件说是“借”,其实只打声报呼,拿手了就走,宛如一家。那时民风淳朴,并没有防盗意识,有时只打声招呼,有时连招呼也不打,拿了就用。东西用过了,也有忘记不还的时候,后来想起还回去就行了,并没有出现纠纷。

我至今还记得,水桶是常借的物件。全村几十户人家,有一半没有置办水桶。我家人口多,常年备着一副,邻人们常来我家借用,张家用了孟家用,帮大家解决了用水的困难。总之,买毡时刻大家都互相借用,以解燃眉之急,在农村,常借用的物件主要是农具,如铁锹、木揪、镰刀、杈把、扫帚、牲口笼头等,也有借新衣服穿的、借牛车的,反正只要缺什么都去“借”。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借”字,它给人们带来了乡情,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温暖,从中更证明了“亲情一家人”“远亲不如近邻”;“睦邻友好一家亲”的民俗乡情。

那时候,借钱的不多,只有在遇到“翻不过去火焰山”才借钱。我村的老光棍刘叔,家贫如洗,无力娶妻,后遇一寡妇,二人情投意合,准备结婚,但买不起婚服。正好我大哥结婚不久,有套礼服,刘叔便来我家借用,母亲看他可怜,便毫无条件地把喜服借给了他,他喜极而泣,把母认作干娘。

还有借自行车的,我村的刘大伯,积攒多年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视若珍宝(三四十年代这是一个稀罕物),自己都舍不得骑,决不轻易借给人,但又怕别人说他吝啬,就定下了一条规矩:“下雨天不借,骑行超过30里不借;不办急事不借。若是相亲什么时候借都中。”果然,一辆自行车,成就了村中好几桩婚姻。

那时,由于人们普遍贫穷,互借是一件不得已之事,但确实能帮助人,以解燃眉之急。我家在村中是中农成份,稍有积蓄,经常有人向我家借线。我记得有一次孤独老人孟大爷,向我母亲借了一毛钱,到县城办了4件事:5分钱灌了一提煤油,2分钱买了一盒火柴,2分钱买了针头线脑,剩下的1分线,狠狠心买了一根“梅花”牌香烟。

总之,一个“借”字把我们的感情粘连在了一起,你借我,我借你,借来借去,借得民风醇厚古朴,皆大欢喜。因为借者是困难所使,是非功利性的,不计成本的,借者,举手之劳,还者心怀感恩,一借一还,鸟一样掠过天空,留下一缕缕淳朴的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