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但每年这个时节,我们内心都涌动着一股春潮。
翻开《离退休生活》,回望走过的日日夜夜,我有无数的贴心话,想与众文友叙谈。记得那是1992年,钟山引亢,松涛弹弦,长江起舞,清波翩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离退休生活》(以下简称《生活》)荣耀向世。从此,一面精神旗帜在老兵心中飘扬,播文化养老正能量,引人注目;织文化风景线老兵欢颜。
32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主办者凝集挚忱心血,高瞻远瞩,金桥勤架,引领航向,共筑精神乐园。好编辑废寝忘餐,睁敏锐之慧眼,于莽莽文山诗海中,搜珍寻玉,铸成熠熠军体文化特色之风范,良师友焚膏继晷、操神奇之妙手,于莘莘佳构中汲取甘泉,群策群立,终于办成图文并茂、篇蓄出彩、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老兵新传。我威佩之,赋诗贺曰:“三十二年发展,老兵专刊领先。成吾良师益友,闲暇灯下品研。人生在线浪潮,修身养性经典。祝《生活》精于勤,愿《生活》谱新篇。百尺竿头奋进,清心怡情安然。”
32年来,老朽一直是《生活》的热心读者,也是积极的撰稿者,可以说是达到了“客至无暇叙家常,只因遣词炼句忙。文思涌来挡不住,小诗又成三五行。”我曾立下誓言:“莫叹韶华付水流,老朽之年意方道。愿将余生寄翰墨,永做砚田一老年。”如今,我已虚度卒年高寿,仍乐此不疲。因为我如《生活》结缘已达30年,早已和《生活》融为一体,并成为我延年益寿的动力,每细读之,倍感如沐春风、如品佳酿,呈现出“风烛残年不服老,晨随鸟舞夜挥毫。寄情翰墨心神定,畅游文海乐逍遥。”绝佳暮景。
创刊三十二年,《生活》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我特作一首《十六学令》赞曰:“喜!《生活》月刊百花坛。老兵贺,创刊三十二周年。喜,万名老兵舞翩趾。群口赞,品牌美名传。喜!良师益友信息全。老战友,快乐在眼前。喜!延年益寿享天年。老兵爱,创新永向前。”
但天有不测风云,实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整三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令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编者、读者、作者不离不弃,仍热情相伴,坚持初心与梦想,力克时艰,勇往直前。忧的是,《生活》正处于筚路蓝缕的境地,令人担忧,对未来充满忐忑与迷茫……但这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主办者的辛勤付出,有一万多名老兵的相伴,有众多不为名不为利的撰稿者,给予我们力量。所以,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的内心却很暖,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我们分明看到了春天的华章!
我时常想想,在“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六朝古都,有不少我们陌生而又熟悉的老友,在同一片蓝天下奋笔疾书,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一往情深,缘分相牵,只为成全彼此的深情与期盼。此时,再美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内心的澎湃,只能送上深情的祝福:祝《生活》“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祝《生活》一如既往,在这片沃土上劈荆斩浪永远成为一处浓郁的缘荫,使我们这些皓首老兵焕发青春,沐浴在《生活》的暖阳下笑度夕阳。在龙年到来之际,特献祝言:“不屈不挠清新篇,文运薪传开新天。墨雅慰藉老兵愿,满腔豪情泻笔端。寄情翰墨心神定,延年益寿身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