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玉碎不改白 竹焚不毁节

发布时间:2024-07-01    单位:鼓楼军休六所    作者:李传根
点击率:545
字号设置: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意思是,玉可以被摔碎,但不能改变它洁白的本质;竹子可以被焚烧掉,但不能毁掉它的骨节。此句出自《三国演义. 第七十六回》,讲的是关羽危在旦夕,孙权爱惜其人品和才能,劝其归降。关羽大义凛然,重信守诺,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形容关羽这个人讲品格,重气节。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讲品格,重气节的传统。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宁可牺牲自己生命,也不丢失名节。

革命先驱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生动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

“对党忠诚”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组织时的一句誓言。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对党忠诚要坚定信念。面对当前社会错综复杂的形式和对党的各种挑战、挑衅,我们必须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坚定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跑偏思想和错误认识,坚决同攻击党的言行作斗争。对党的领导要坚信不移,说一不二。当前尤其要做到:讲政治、守规矩、不越“红线”。

要“讲政治”,就是要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听党的话。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党的号召坚决响应,党的决定坚决执行。要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密相连,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为党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一切。

要“守规矩、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就是必须要遵守党章党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违反规定、不逾越界限、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知敬畏就是事物心存敬畏之心,不轻视、不妄为。明底线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底线,做到心中有“戒尺”,不跨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容易迷失方向和目标。但是,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不忘入党誓言,象"玉"一样碎不改白,象“竹”一样焚不毁节,自党抵制各种诱惑和挑战,保持晚节,留得清白,最终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