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九十年代初的军营集体婚礼一一军营生活记忆之十一

发布时间:2023-08-15    单位:鼓楼军休七所    作者:徐光献
点击率:432
字号设置: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部队党委、领导关心爱护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担任团政委期间的九二年春节,我团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军营集体婚礼,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军区直工部负责新闻报道工作的张军荣干事听说后专程赶来现场采访,婚礼照片被《解放军报》和《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

为了举办这次集体婚礼,团政治处对全团未婚干部进行了广泛地调查摸底,对条件成熟、准备结婚的干部逐个征求意见,最后确定五名参加部队集体婚礼的青年干部。他们都是部队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是团机关和基层连队的骨干力量。时任团政治处干事的蒋本浒(麦家),后来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浙江省作协主席,是我国著名的谍战小说家。他找的女朋友是南京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第一个报名参加集体婚礼。时任政治处干事吴涛是精明强干的年轻干部,后来调到军区组织部工作。吴涛和二连指导员葛绵荣等几位同志,都是从农村入伍后考上部队院校的干部。他们的女朋友是部队领导托人在南京城里给介绍的,他们也都积极报名参加这次集体婚礼。五对新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建立起深厚感情,他们的结合是瓜熟蒂落。

干部集体婚礼,我们安排在团办公楼前举行。政治处对婚礼现场进行了精心布置,铺设起鲜红的地毯,装饰起五颜六色的鲜花、彩带,“某某团干部集体婚礼"的横幅悬挂在办公楼雨棚前沿,两个大红“囍”字标牌竖立两旁,装点出隆重喜庆的氛围。婚礼请专程来队的新郎新娘父母和亲戚出席,同时还邀请部分干部战士代表参加。结婚仪式由团政治处主任陆晓安主持。他宣布婚礼开始后,五对新郎新娘牵手走进婚礼现场,顿时锣鼓和鞭炮齐鸣,气氛十分热烈。主持人首先向大家介绍五对新人,接着进行婚礼第一项议程,由五名女兵和五名男兵分别向新郎新娘献花。第二项议程是新郎新娘互赠新婚戒指,表达他们对爱情的忠诚。而后由新郎、新娘代表和家长代表分别讲话。他们一致感谢部队党委、领导对干部的教育培养和关心爱护,分别表达了他们献身国防事业和支持部队建设的态度和决心。最后,我代表团党委和团领导对几对新人表示新婚的祝贺,对他们的婚后生活和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在官兵们的热烈掌声中婚礼圆满结束。当天晚上,团机关食堂为几对新婚干部准备了丰盛的婚宴,团招待所专门为几对新婚夫妇布置了婚房,让他们充分享受婚庆的幸福和欢乐。

举办军营集体婚礼,是部队关心年轻干部成长的创新举措,既增加了军营的欢乐气氛,又移风易俗,简化了结婚程序,为结婚干部节省了经费支出,受到部队官兵的广泛赞扬。后来,又有一些干部和志愿兵(士官)也要求在部队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