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思绪绵绵忆故人
——深切缅怀罗会旺战友

发布时间:2023-11-09    单位:鼓楼军休六所    作者:王炳臣
点击率:2334
字号设置:

春华秋实又一年,国逢盛世民心定。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将至,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我们普通百姓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追思缅怀活动。

此时此刻,在追踪思源的同时,勾起了我对最亲密的战友罗会旺的深深怀念之情,他生前的英容笑貌和历历往事在我的眼前一幕一幕浮现。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293022时,会旺战友因患急性肝炎而突然不幸早逝,时年仅39岁。

我在这里默默用心向苍天招呼:会旺战友,你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我和老伴,还有众多昔日的战友们,一直都很想念你!

你那帅气威武的标准军人形象,果敢干练的做事风范,可近可亲的为人品质,永远定格于我们的脑海里。

记得1985年至1990年,我任高炮旅作训科长期间,有着首创文化连之称的特务连是我们科分管的直属队,自然跟时任特务连连长的同乡会旺战友,接触颇多,关系密切,无话不谈。

记得19867月,冒着炎热酷暑,由你组织牵头,驾驶班长包文革开车,组织8名工兵战士,陪旅首长和镇江市领导,用一周时间,跑遍了镇江地区所有山包山沟,按地图标示的位置,寻找勘察原六十军移交给我旅的32个囯防坑道,你那种认真负责,不怕吃苦,高标准严要求,工作细致的品质,受到了时任镇江市副市长的黄选能的高度评价。

   记得1987年初,你带领工兵排,修建旅石头岗东山坡综合训练场,你和战友们历时两个半月吃住在野外,人休息,装备不休息,每班作业12个小时,硬生生把五个小山包推平,修建成了长达3公里的高炮战术技术综合训练场,有力保障了由总部韩怀智副总长参加的全军干部在职训练现场会于19879月如期召开。标准规范的综合训练场地,官兵高超的战、技术动作,以及炮响敌机落的场景,赢得了与会代表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得知你病危住镇江第三人民医院,我连夜从蚌埠军分区赶回镇江,在许刚健战友的陪同下,急忙赶到医院,看望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的你,当我和老伴眼含泪水,握着你那双又瘦又黄的手,呼叫你时,奇迹发生了,你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断断续续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首长和李大姐来看我,医生说,我开始长新肝了,很快就会好了。尔后,你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苏醒过来。

出殡那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好像你流泪告诉我们,你对亲人的放心不下,对战友们的不舍。虽然,当时单位正有要事需要我处理,但是我还是请假赶回镇江,与战友们一起送你最后一程。

你生前,咱们像一家人一样亲如兄弟。那会,咱们只顾一门心思干事业,没完没了忙工作,这么多年咱们连一张合影照片都没有留下,实在太遗憾了。

曾经是你带的兵,卢开茂、黄卫东等战友曾跟我说:″老首长想老连长吗?想写篇文章怀念老连长吗?我说:想,我们全家都十分想念会旺战友!

你离世后,我一直想写篇文章怀念你,可我与老伴都不敢触碰和回想心酸的往事,特别是你离开这个世界前让我们伤心至极的情景而搁到今天。我还想对你说:″你从保卫科长位置上转业时,写过一篇五千余字的自传,我看了许多遍,每看一次就会感动和伤心一次

你英年早逝,苦难而辉煌的短暂人生,令世人为之感叹和惋惜。19623月,你出生在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淮罗小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妹8人,家中生活比较艰苦。由于家住淮河岸边,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每年汛期到来,房屋都会被洪水淹没,全家人只有一路讨饭到他乡谋生。

汛期过后,又要及时赶回修复家园,就这样年复一年,在漫长而苦难的岁月里,你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时,党和政府对你全家的关心救济,你打小就种下了感恩党和国家的种子。

198011月,你步入了军营,开始了你的辉煌时刻。新兵中你第一个入党提干,1985年原炮兵第六十六师改编为高炮旅,你是5(周皖柱、赵军、姜铭、刘党胜)从排长直接提升当连队主官的最年轻的干部之一,时年你才23岁,英姿焕发。

你任连长时,连队被集团军评为全面建设标准连,任保卫科长期间,连续三年被为先进科,你曾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以实现行动感恩党的教育和培养。

我跟你说,你最放心不下的爱妻王玲、现在身体健康,同子孙住在一起,生活的很幸福。

你匆匆走后,小王在万般悲伤中,独自一人,坚强地把你宝贝儿子罗军培养成名牌大学博士后毕业,现已经和同是博士后毕业的同学结婚生子,定居北京,你的孙子也已经会叫奶奶和爸爸妈妈啦!

我还跟你说,昔日的战友们都很想念你,当年你侧重关心帮助的警卫排长许刚健、防化排长高圣明,后来均走上了师团级领导岗位。他们转业后,虽然都身居要职,但是,他们每次在一起小聚,仍然念念不忘你对他们的点点滴滴的帮助。

愿会旺战友在天堂没有疾病,生活安祥幸福!同时,在天有灵保佑你的亲人和战友们都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