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红五月,鲜花献模范

发布时间:2022-05-05    单位:玄武军体四所    作者:金锋
点击率:501
字号设置:

整个5月,流血的日子太多太多。人们把5月称为 “红五月”,是因为这个月份浸润着片片鲜血!

早在1932年3月,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红五月运动的决议》,号召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以革命的战争粉碎国民党对于苏区与红军的新的进攻,争取湘鄂赣数省革命的首先胜利。

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弘扬“红五月运动”的斗争精神,在烽火硝烟中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书写了许多红色故事。

四季轮回,五月又至。艳阳万里,如火如荼。红5月里,我们釆摘鲜花,敬献英模,以铭记奋斗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吴运铎,党把鲜花献给你

1953年,工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把一切献给党》的自传体小说,在中华大地引起强烈反响。该书发行700多万册,先后被译成俄文、乌克兰文、蒙古文、朝鲜文、日文、英文,在许多国家发行。

一本书何以感动一个世界?

作者吴运铎,是一位新四军老兵。作为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的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51年10月,吴运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参加国庆观礼,登上天安门城楼;1991年,被命名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在他逝世28年后的2019年9月,吴运铎被党和国家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吴运铎1938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他被派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在茅草棚里开始了军工生涯。为了研发枪弹,他4次负重伤,浑身上下有200多处炸伤,4个手指被炸断,左眼被炸瞎,1条腿被炸断

新中国成立刚1个月,吴运铎去前苏联疗伤。莫斯科郊外50公里的松林疗养院风景秀丽。这时,他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也不好,长期红肿流泪,看东西头昏。身上的许多弹片无法取出,早已和肌肉长到一起了。腿关节也因长期的石膏绷带固定而硬化,行走极为因难。前苏联政府和人民派出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伤病,使他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苏方安排吴运铎参加五一节红场观礼,参观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见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达雅。他在博物馆的纪念册上留言:“保尔,你给了我们中国人民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使我们战胜了一切困难和一切敌人。”

1951年10月11日,吴运铎在全国总工会作了3个小时的专场报告,讲述了自己怎样从一个穷苦孩子当上了煤矿工人,怎样从一个普通工人参加了新四军,又是怎样为革命修枪修炮到造枪造炮,多次光荣负伤,“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迅速红遍了神州大地。

为人民解放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的吴运铎无怨无悔,乐观向上。他先后任湖南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局重工业部兵工局副局长、重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奋战在军工第一线,用忠诚和坚强续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文革”中,吴运铎曾被扣上“假劳模”帽子,下放五七干校。可是,年过半百、一只眼瞎着、一条腿瘸着、患有严重哮喘的他,不管多累,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戴上老花镜争分夺秒地读书学习。《毛泽东选集》他先后读了4遍,《鲁迅全集》读了两遍,还读了大量文史书籍,并主动帮助生产队搞科学试验,从煤矸石里提炼出了农民急需的氮肥。

199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一天,国家民政部、人事部、中国残联授予他“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第2天,吴运铎走完了他74岁的的光辉人生。中国保尔逝世的消息传出后,来自党和国家机关以及全国各地的鲜花如潮水般地向这位神奇英雄涌来。

杨根思,花环再添金达莱

从参加新四军的那天起,杨根思就南征北战,屡立奇功。1950年9月他戴着光荣花,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几天后又戴着大红花参加国庆典礼,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1944年3月,身为孤儿的杨根思加入新四军,3个月后成为 “战斗模范”,戴上了人生的第一朵光荣花。

红花映烽火。杨根思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1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站在天安门城楼的杨根思,努力回忆5年多的战斗历程,获得多少次荣誉,戴过多少次大红花连,连他自己也数不清。

从北京回到部队没两天,得知党中央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消息,杨根思第一个报名上前线。领导出于爱惜英模的考虑,有意让他在后方留守。不曾想,杨根思第一次耍起了脾气:“既然说我是战斗英雄,就得让我去战场,不战斗算什么英雄!”

最终,领导做出让步,他于10月底跨过鸭绿江。11月,时任志愿军二十军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陆战第一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杨根思指挥战士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杨根思率领全排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上阵地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仅有的1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跃向敌群。这一仗,杨根思没能看见自己戴上光荣花。然而,他用血肉之躯的粉身碎骨,让千万朵金达莱开遍了抗美援朝的每一个战场。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的英雄气概激励了整个志愿军,在临清江反击战中,出现了38个杨根思式的英雄,上甘岭战役,出现了包括黄继光在内有68个杨根思式的英雄……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将杨根思所在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该连三排被命名为“杨根思排”。1953年6月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2009年9月,杨根思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杨根思被党和国家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如今,位于烈士故乡江苏省泰兴市的杨根思烈士衣冠冢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乡亲们说,鲜花就是杨根思。

李蓝丁,红花朵朵拥天使

一位新四军的普通医护人员,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南丁格尔”几十年来,每逢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这一天,人们总会念唠李蓝丁的名字,由衷把鲜花献给这位战火中走来的白衣天使。

李蓝丁,名字动听,故事更感人。

1941年,17岁的李蓝丁刚从医科学校毕业,便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毅然从上海来到苏南农村,加入了新四军。

参军没几天,医疗所王所长开会讲评:“李蓝丁虽然年龄最小,但进步最快。希望你尽快向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听这话,原先认为“参加新四军就是入了党”的李蓝丁突然意识到,自己还不是党员,躲到角落哭了。几个月后,李蓝丁如愿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了右手。

1946年秋,苏中七战七捷后,新四军主动北撤。300多名伤员,在没有部队掩护下的大转移,谈何容易!可身为医疗队长的李蓝丁态度坚定:“我是党员,死也要把伤员一个不少地带出去。”一天,经过一个叫汪圩子的地方,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后面敌人的枪炮一阵紧似一阵。紧急关头,她带头跳进齐胸深的水里抢运伤员。她个子小,必须举起双臂把担架擎过头顶,才能让伤员免受危险。谁知用力过猛,一根肋骨被折断,顿时疼痛难忍。可她硬是一声不吭,举着担架继续前进。就这样,李蓝丁带领医疗队转战1个多月,躲避敌人的追击和轰炸,跋涉500多公里,终于将伤病员全部安全转移到鲁南地区。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李蓝丁带领医疗队仅用1天时间就设置了能容纳800名伤员的转运棚,接收400名伤员的病房,在4天4夜的连续作战中,救治了4400多名伤员。胜利的那一刻,几位伤员采来山花编成花环,套在李蓝丁的颈项上,把她团团抱住。

1948年春天,李蓝丁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让她火速赶往西柏坡党中央驻地,在那里会合蔡畅、丁玲等同志赴匈牙利参加第二届国际妇女代表大会。7月14日,经过数月跋涉的李蓝丁终于到达西柏坡,接待她的邓颖超见李蓝丁一身灰土,心疼地帮她拍去尘土,为她抻抻衣襟,笑着说:“走,我带你去见毛主席。”李蓝丁跟着邓颖超来到一个农家小院,一进院子,邓颖超就喊道:“主席,华东的妇女代表来了!”毛主席应声而出,微笑着向李蓝丁伸出手。李蓝丁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直到邓颖超推推她:“主席跟你握手呢!”李蓝丁这才如梦方醒。随后,毛主席与李蓝丁一起走进农舍。“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工作?”“她叫李蓝丁,医疗队长,是一位‘白衣天使’。”邓颖超代为回答。“噢,那就巧喽。国外有一个‘南丁’,你又叫‘蓝丁’,你是中国的‘南丁格尔’喽!”随后,毛主席和李蓝丁交谈起来,边上的苏联客人也饶有兴趣地听着。李蓝丁汇报完后,苏联客人说:“这个姑娘应该得到奖章和红花!”李蓝丁刚想谦虚一下,毛主席就说:“我知道,你想说的是,有没有奖章和红花,都一样是为人民服务!”

1949年10月1日,李蓝丁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在1950年国庆节前夕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他再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当毛主席向她表示祝贺的时,幸福的热泪珠早已滴在姑娘胸前的光荣花上了。

从北京回到部队不久,李蓝丁毅然决定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1月18日,她作为上海军医大学手术大队大队长,率领战友跨过鸭绿江,随志愿军从鸭绿江畔打到元山前线,从平壤打到汉城边缘,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1200多次手术,没有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

仿佛一团烈焰,又如一朵玫瑰,李蓝丁始终给千千万万中国人以热烈的追求和温馨的向往。

萧国生,热血浇得花满园

1930年,家乡扩红。14岁的萧国生抱定“当模范,戴红花”的追求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春,战斗中子弹从他左脚踝穿过,萧国生负了重伤。

为了照顾他,组织上调他先后担任少共湘鄂赣西北特委宣传部长和少共湘鄂赣省委青年部长。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发出了“老兵归队,干部争当模范”的号召,萧国生以“继续当模范”的斗志,带伤重返前线,担任红十六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投入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8年1月,萧国生所在红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萧国生任团宣传股长,同年6月任二团政治处主任,随一支队陈毅司令员抵达茅山重镇宝堰。当时,这一地区民众工作尚未启动,群众不敢接近新四军。萧国生把全团人员集中起来,讲红军传统,要求干部战士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雨夜不入民宅,不得惊扰群众……

第2天,大雨下个不停。萧国生受过伤的脚,每逢阴雨天就疼痛难忍,一连连长彭寿生想敲老百姓的门,让他进去休息。萧国生当即制止后,马上忍着钻心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到村里村外看望部队。当他发现一个没有雨具的战士靠在草垛边打瞌睡时,立刻将身上的雨衣脱下来,给这个战士盖上。乡亲们透过门缝看到这一情景,连声说“好军!好军!”

在新丰车站战斗前的一天深夜,萧国生奉陈毅的指示,带人到抗战前做过中学校长、区长的樊玉琳家做统战工作。因恐兵匪来扰,樊玉琳不敢回应。萧国生不得不老在隔壁豆腐店边给店主帮忙边等待。

“老总,你们是什么队伍呀?”天亮后,樊玉琳请萧国生进屋坐下后,小心地探问。“我们是新四军。”樊玉琳并不了解新四军,心里纳闷,这两个当兵的为何与其他国军不一般?早饭后,他忐忑不安地应邀随萧国生前往墓东村商谈抗日事宜。时近中午,到了二团驻地。团部就设在樊玉琳的一个学生家,樊玉琳一到,这位学生指着萧国生问老师:“先生,你认识萧主任啊?”樊玉琳不由得一惊,连忙握住萧国生的手说:“失敬!失敬!”樊玉琳从一问一答中得知,这位萧主任才21岁,驻在这里的新四军,是由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初次相识,樊玉琳并不想留下吃饭。然而,他的学生已抓鸡准备酒菜,萧国生急忙喊司务长来过秤付钱。樊玉琳的学生当然不允。萧国生恳切地说:“樊先生是新四军请来的贵客,理应由我们招待。买群众的鸡按价付款,这是纪律。”樊玉琳被感动了。同年7月,他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担任了茅山地区抗敌自卫委员会主任。

1939年3月7日清晨,大雾弥漫。日军集中2000多名步骑兵和3000多名伪军,分两路向移驻茅山的上会、下会地区的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部进行“扫荡”。危急时刻,萧国生带领一营一连掩护部队转移。此时,800多日军已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萧国生命令机枪排掩护60多个战士向板塘山冲峰,一场激烈的肉博战全面展开。战斗一直打到黄昏,击溃了敌人多次冲锋,阵地前面敌人丢下200多具尸体,二团主力终于突出重围。战斗中,22岁的萧国生不幸身负重伤,他命令身旁的10多名战友:“不要管我,你们冲出去!”话刚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江南数万万同胞的怒吼,都在追悼我们抗战英雄萧国生同志的死去,都在准备着向敌寇复仇!”1939年3月16日,寒风细雨伴泪水,追悼萧国生的数千名男女老幼,被陈毅亲笔写的《追悼模范政工人员――萧国生》悼词深深打动了,每个人们心田里都播下了血色之花的种籽。

子规啼血为花艳,不信春风唤不回。环视今日大江南北,被周恩来称为“青年政工人员的模范”的萧国生,依然在用一腔热血浇灌着他心爱的热土,而那片热土上的遍地鲜花正在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