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采风

游览云南大理古城

发布时间:2023-04-14    单位:玄武军休四所    作者:马俊彪
点击率:610
字号设置:

四月的云贵高原,百花盛开,阳光灿烂。我和老伴从昆明到达大理,游览了久负盛名、历史悠久的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大理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19822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在导游带领下,漫步在古城的大街上,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痕迹,都在默默讲述着历史的故事。我们先后参观了文献楼、五华楼、安远楼等古迹和大理博物馆。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北城楼,又称"安远楼"。北城门又称"安远门""三塔门",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门之一。城楼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宫室建筑中较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大理市博物馆位于清云南提督衙门、原杜文秀帅府旧址内,成立于1986年,是大理市文物收藏、研究与陈列的机构,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址199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藏品涵盖了大理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珍贵文物遗存近万件。

最后参观的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123号,大理古城内保存最为完好、最具白族建筑艺术代表性的清代祠堂建筑群,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公祠"内。是云南省首家建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535件。老伴还选购了具有云南特色、大理特征的纪念品。

半天的游览结束了,大理古城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而骄傲,为保存完好的旧址古城而点赞,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