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采风

掠影佛光 . 九华山

发布时间:2023-09-04    单位:秦淮八所    作者:王玉玺
点击率:336
字号设置: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青阳县境内。文献记载原名九子山,因唐朝李白与友人合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自此改名九华山。

从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可见自古九华山就是风景秀丽的旅游景区。但能使其名扬海内外的,应该还是这里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和山西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的),被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的缘故。

2023年08月20日,我和好朋友夫妇到九华山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休养旅游。基于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我们商定原则:走路太远不去,山太高不爬,台阶太陡不上。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和健步如飞的年轻人、充满虔诚的信徒们相比,他们可以近距离的观光拜佛,我们只能远距离的“掠影佛光”了。但近有近的感悟,远有远的印象。

根据九华旅游全景图来看,景区大致可以分成三块:以地藏菩萨圣像为中心的大愿文化景区、花台自然风光区、天台寺庙群观瞻区(九华山街区)。

地藏菩萨圣象景区

是围绕地藏菩萨铜像建设的大愿文化园,今年刚过10岁。这里也是到九华山其他景区往返的集散地,人流量大。

这个景区以乳白色、棕灰色为基调,典雅大气。官网介绍共14个景点。依次:6.9米铜柱莲花手印;汉白玉大理石雕刻莲心坪广场:汉白玉的五通桥:乾隆亲笔“芬陁普教”广场牌坊;九子袈裟广场;“弘愿堂”;金光池 ;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莲花“净土莲花”  (主体直径46.8米,高12.9米,由四层134块莲花瓣组成);地藏菩萨的法器“锡杖广场”与宝珠“摩尼宝珠”雕塑;“八公德水”;洗涤心灵的“涤心连池”;99米的地藏菩萨圣像 (高度设计可能和他99岁圆寂有关。圣像使用了每块4平方米、8毫米厚的仿黄金铜板2390块,总重量达1100多吨,其中锡杖重110多吨,由3毫米铜板卷制而成。全部铜板展开,面积达到12,0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整个铜像的设计为1级安全结构等级,防风,防晒,防热胀冷缩,具备8级抗震能力。国家科技实力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

“弘愿堂”是九华山景区的展览馆,两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庄重典雅。它是“最大的地藏文化展示中心”,是“千百年来地藏文化的缩影”。要想了解九华山,就应该从这里开始。

我对佛教知之甚少,在这里算是进行了一次佛学扫盲。馆内藏有国内罕见的玉质地藏菩萨成道像、工艺美术大师的徽州石雕、掐丝珐琅、欧塑、东阳木雕都等佳作精品及百余件珍贵的九华历史文物。九华山的灵秀山水,千载人文,佛教传奇在这里都被艺术地呈现。通过这些精美传神图文资料,让我对佛教的发展有了大致了解,对地藏菩萨对佛教的弘扬及对九华山佛教圣地创建、发展的贡献充满敬佩,深感此行不虚。

花台景区

朋友告诉,花台是一个纯自然的风景区,风景集中在海拔1299米的“大花台(又名中锋)”,非常漂亮,自然景观不输黄山。如果赶在雨后,云中的花台更有另一番情趣。走西线高空栈道,一点都不累。我们的运气不错,头天下了一天雨,第二天放晴。一大早,我们就兴冲冲先乘车再乘索道赶往。

天公作美,“空山新雨后”的花台,变幻莫测,时而天蓝如洗,苍松怪石跃眼前;时而云山雾绕,只见云飞不见山。山随云走,人随山行,我们穿行在山云云山之间。唐.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如为此写。举手机,架相机,快速抢拍着少瞬即逝的美景,常常你还没来得及调好焦距,它已飘然而去,带走了美丽,留下了遗憾。“遗憾美”,是不是九华山吸引人们走了还想再来的魅力?!

天台山景区(九华山街区)

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唐开元年间他24岁渡海致此,见山明水秀,在此修行,开辟九华山“化城寺“佛教道场,传道75年,贞元十年七月,他99岁圆寂,佛教信徒认为它是地藏菩萨化身,称他为金地藏。自他开道场以来,千百年来,以化城寺为中心,在100平方公里内华山先后建起大小寺院80余所,各自享受自己的香火。其中主要寺院有化城寺,东崖寺,甘露寺,百岁宫,祗园寺。此外,还有天台寺,月身宝殿,甘露寺,上禅堂,惠居寺,二圣殿,翠云庵,翠峰寺,潮音精舍、观音寺等寺院 。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有14尊,现存9尊。这里集中出现这么多肉身菩萨,是个奇迹。

九华山最高1324米的十王峰以及天台山、百岁宫虽有索道可上,听下来的人说,上去后山路仍然很陡,年纪大最好别上。我们就望景却步了。主要在九华山街区观瞻了“祗园寺”、旃檀禅寺、“化城寺”。所到寺院,到处可见香火缭绕,信徒们叩头许愿的场景。景区商业气息极其浓厚,人头攒动不比南京夫子庙人少,没有了寺庙的宁静,是名副其实的山上商业街。酒店、农家乐、饭店随处可见,店铺一家连着一家,售卖与佛有关的纪念品,现场开菩提果很受欢迎。当地有名的特产“黄精”、“石耳”、“竹笋”得到深度开发,随着游客的大包小提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佛教自释迦摩尼创建以来,经过2500多年历代菩萨的传承,已有大约4.7亿信徒,形成了系统的“佛文化”体系。寺庙柱上的楹联是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我喜欢楹联,尤其那些富有哲理的对子,但许多寺内“禁止拍摄”,挺遗憾的。在能拍的地方拍了几幅:观音寺的堂斋(食堂)“食饭只是疗饥药,修业要为存体多”,多么自律;客堂(招待所)“客来莫闲茶味淡,僧情不比世间浓”,多么自谦;在化城寺大门口“天雨虽宽不潤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顿悟,有缘人才能成佛啊!

围绕九华山,周边还有:池州杏花村、九华天池、九子岩、莲峰云海、大王洞,都是4A级景区。九华山是一处佛文化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旅游景点,值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