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采风

江南水乡杨柳村

发布时间:2023-12-07    单位:玄武军休四所    作者:马俊彪
点击率:918
字号设置:

初冬时节,党支部组织了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游览了江南水乡古杨柳村,古杨柳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悠久历史和发展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古杨柳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外秦淮河平原,村庄依山傍水,北靠马场山,前临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古杨柳村始建于明万历七年,村庄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为"",宅院之间闾巷,全部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古时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说法,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当年,红军曾经在这里创建根据地。

走进古杨柳村,眼观古建筑,脚踏石板路,耳听导游介绍,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古杨柳村建筑群,清康熙、乾隆年间建造。原有36个宅院,现存比较完整的有17个宅院,共37366间,建筑面积11160平方米。这些古建筑的门楼雕刻一般保存完好。其中比较好的13个门楼的题字为"旋马遗规""遵道坦然""缓步凝思""行仁履义"等,均为楷书砖雕,四周饰以人物、花卉等图案,刻工细致,纹式精美,富有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才能。

古杨柳村建筑群,古朴典雅,建筑独具匠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古民宅建筑,带有典型的南京地域特色,它也有砖雕、木雕和石雕,雕刻的内容有《西厢记》、《古城会》,还有暗八仙,琴棋书画,大象代表吉祥如意、凤凰象征丹凤朝阳,兴旺发达,门楼上有笔锭,意寓必定高升。

古杨柳村分中杨柳、前杨柳和后杨柳三个自然村,按照时代顺序排列,中杨柳最早,大约建于明代早、中期;其次是前杨柳,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后杨柳则为清代咸丰以后所建。清咸丰年间,中杨柳村已毁于兵火,只有前杨柳村的36座宅院组成古建筑群得以保存。

村子里原来还保存有一块乾隆御赐"翰林学士"的横匾。乾隆皇帝于1757年春下江南时,曾专门为这位"翰林"题诗一首:石甃淙云乱,何从问来脉?摩沙几千载,涤荡金光泽。澄澈不更崖,虽难金毛碧。鸿渐真识味,高风缅畴昔。

前杨柳的古建筑之所以能在战乱中较完整的保存下来,还有一段传闻。据说当时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驻扎在该村,村下有个小姐嫁与李秀成)作了"王妃"。因为有太平军保护,所以,前杨柳村建筑保存了下来。

在杨柳村古民居内辟有红馆,红馆内设有9个展厅,展出的名人名家瓷板画、塑像、宣传画、报纸等4000余件展品,展现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红色故事。

如今的杨柳村,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发展,街道整洁卫生,水美花香,绿树成荫,游客络绎不绝,人民生活富裕。

江南古村展新貌,男女老少齐欢笑。改革开放沐春风,幸福生活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