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这种顺应新时代而产生的一种党课教育新的载体。它不受地点和时间等限制,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深受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欢迎。
玄武军休四所第十党支部为配合主题教育,组织党员赴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使党日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在行车途中,支部请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铁军杂志社社长,也是本支部的副书记王路奇同志向大家讲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的历史背景以及重要地位。他说,1938年4月28日,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从皖南向北挺进苏南敌后,作战略侦察。随后,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于6月上旬与粟裕的先遣支队会师。陈毅在溧阳竹箦桥召开了“竹箦桥会议”,确定在苏南敌后的抗日方略和战斗部署。随后,张鼎丞率新四军第二支队也进驻苏皖地区。同年11月,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驻进水西村,司令部就设在李家祠堂。为统一协调指挥苏南新四军,新四军军部决定成立江南指挥部,统一指挥一、二支队。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在敌顽夹击极为复杂、险恶、艰苦的环境中,陈毅、粟裕等在这里坚决遵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并从苏南抗日斗争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大法宝,高扬“听党指挥的铁的信念,报国为民的铁的担当,英勇顽强的铁的作风,执纪严明的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他们用最简陋的武器,在敌人的心脏地区以血肉之躯,在日、伪、顽军内外夹击中纵横驰骋。胜利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国中将王必成说,“没有水西村,就没有茅山根据地,就没有东进,就没有苏北根据地,也就没有黃桥战役的胜利。”再次肯定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我军历史上的功绩和地位。
他还向大家介绍了纪念馆六大特色展馆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今天我们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见学,就是要进一步认识到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向党而强是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重要特征。就是要认识到在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胜利还是挫折,他们听党指挥、始终如一,对党忠诚、永在心中。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更应弘扬“铁军精神“,这既是历史的重托,更是时代的呼唤。
大家对这次车上微党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说这次党课虽然只用了短短的20多分钟的时间,但是这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隨机性政治教育是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的光荣传统,今天运用这种方式上课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再加上主讲人对这段历史的精准表述,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那一段光辉岁月的历程和历史地位。对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跟党走,永葆党员先进性,为党增光添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支部多组织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