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暮年品“冬”

发布时间:2021-12-02    作者:张礼忠

说起冬天,常令老人望而生畏。因为冬天给人的印象是:“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冬的意象之于我们,总是伴随皑皑白雪、寒风刺骨、天寒地冻、万木凋枯,再也看不到“春花秋月杜鹃夏”的盛景。正如柳宗元《江雪》一诗所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说的是寒冷的冬天,绵绵群山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大地白茫茫一片,已经无人走动,只有一个披着蓑衣戴斗笠的老雨翁一个人坐在小船上,在大雪纷飞的江上垂钓,给人一种清幽寒冷、孤独空旷的意境。

不过,据我所知,冬季并非一无是处,也并非可有可无之季。春夏秋冬构成岁序更替之最佳模式,缺一不可。

“冬”在甲骨文,最初并非代表冬日,而是表示“终结”、“终了”之意。如《老子》一书说:“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意思是说,暴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可见,当时的“冬”字并未代表冬季。东汉经学家许慎(58-147)在其《说文解字》一书中,首次提出:“冬,四时尽也”,意思是冬,即四季之末。明确肯定了“冬”作为季节名称的用法。

不过,从我国古代诗文来看,人们对冬季的看法和认识并不单一,因而有了从不同角度对冬天的称呼方式。

古人把冬季的三个月分别成为孟冬,即冬季第一个月,即冬季节第二个月;季冬,即冬季第三个月。三者合称“三冬”,常常被用于冬天的代称,正如杜甫在其诗《遣兴五首》中所说:“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展现了诗人不惧寒冷,老当益壮,老鹤一飞冲天的豪情壮志。告诉我们冬天虽冷,不利身体,但我们决不能退缩,而应积极养精蓄锐,等待老鹤飞天的到来。

冬天,大地间一片清寒,景象萧瑟。因此,冬天又有“清冬”之称。唐代王维在《赠从第四库员外绿》一诗中写道:“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是说在积雪覆盖的冬日远山中,看到了润泽和勃勃生机。

寒天,虽然限制了我们老年人出行,但并不等于无景可等。如我们可以“赏梅”。感受“不随凡卉比艳妆,顶雪冲寒迎春光。铁骨横斜出风尘,玉鳞万点百家香”的梅韵,我们还可以“赏雪”。欣赏那“飞絮漫天舞,挺然立雪中。万象巧为裁,含笑极年丰。“晶莹剔透高旷远”的田园俏景。我们还可以“赏菊”,体验那种“日暮篱边寒风扫,挫折残疾百花凋,惟有黄菊傲霜立,清香袅袅飘碧宵。”“玉骨熬冰雪”的菊魂

通过上述描写冬天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在人们的认识中,冬季的严寒固然使我们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但同时也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提供了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条件和时机。为此特赋诗《暮年品冬》曰:“莫道老圃冬容淡,犹有寒花彩虹绽。苔须勤扫水勤灌。海棠须护,乞借春荫,荐告通明殿。休怨,时光疾如电,莫道鬓绿添又半。锦瑟年华固堪羡。桑榆景好,落红情深,夕阳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