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原创作品

长征,我们永远的经典

发布时间:2020-05-25    作者:张相轮

我用一年时间读完王树增同志写的两卷本《长征》(修订本),感觉自己的灵魂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认识到历史是一座多么厚重而又无价的民族宝藏。

新时期关于长征的研究有了新的重大进展,通史性的、全面系统性的成果、著述多有产生,王树增写的《长征》是一个代表。这部书共829页,70万字,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反第五次“围剿”中,因为左倾路线错误指挥而陷于被动,选择从中央苏区撤出,以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开始,写到1936年11月23日,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在甘肃西北部环县山城堡战役歼灭胡宗南部87师,举行了三支红军大集会。朱德总司令讲话说:“三大红军西北大会师,到山城堡战斗结束了长征。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此战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长征历时2年又1个半月.这比毛主席1935年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上作的重要报告中讲的中央红军长征历时“十二个月光阴”的论述长了一倍多。因为毛泽东说的是中央红军长征。而由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湘西红色根据地出发的长征,是从1935年10月开始的。这时,中央红军已经走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另一支属于红四方面军留守在鄂豫皖根据地、由徐海东、吴焕先率领的红十十五军团也沿着另一条艰难曲折的路线先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并于1935年9月15日在延川县的永坪镇同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合。10月19日,毛泽东在吴起镇接到刘志丹派出的联络员送给他一封“老刘”的亲笔信,两支红军在此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这一天距离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一年零九个月。

再者,红四方面军由徐向前、张国焘等指挥,他们1932年9月就撤离鄂豫皖苏区,1933年3月到达川陕边界,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同中央红军汇合。但张国焘不听中央军委指挥,企图闹分裂,甚至自立“中央”。经过毛泽东派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会同朱德、徐向前等做了艰难工作,才把四方面军的几万红军召回到陕北。

以中央红军为主线的4支长征队伍,不论他们的具体经历如何,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为人民谋幸福,为工农求解放”的宗旨;都践行最严格的纪律、行为准则,如: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同劳动大众亲如一家等。不论哪一支红军经过的地区,都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群众基础,留下无数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故事。跟随毛主席过草地的,有一位16岁小红军谢益先。他遇到一对迷失在草地中的贫穷母女饿得不行了,就把自己的干粮全送给了她们,自己每天在别人吃干粮的时候躲起来,最后终于倒在草地中。当走出草地的母女再回头找谢益先时,听说他已经牺牲,只能捧着小谢的干粮袋坐地嚎啕大哭。红军离开遵义时,军团长彭德怀扛着睡觉借老乡家的门板亲自去归还,在街上挨家挨户地问:“这是谁家的?”他的警卫员包里带着一包打土豪分到的银元,见到贫穷无助的人,他就叫警卫员送一些银元给他们。红军在遵义只有几天,却有几千名青年农民参加了红军。遵义百姓得到的印象“红军就是士兵不欺负百姓,长官不聚钱财,官兵纪律严明,人人精神振奋”。这就是当时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作者在该书最后说:“回首长征,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英雄主义。无疑,人类历史所有的不败皆源与此。”